湖北流水钟祥宜昌“西瓜经”六任党委政府班子一抓到底
黄冲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规模性试种西瓜,是流水镇最早开始探索西瓜种植的试点村之一。
村支书王朝富介绍说,如今,本村650户居民,户户都种西瓜,人均年收入1.5万元。
王朝富1993年时就带头种了50亩西瓜。他回忆说,那时候种一亩瓜,卖0.1元/斤,一亩田能收益1000元,当时的稻谷一亩田只能卖200~300元,干部一算账,一亩西瓜抵好几亩稻谷。
于是,1995年全镇开大会,时任镇党委书记向玉国,鼓起了做事业的勇气,要求各村把荒坡地大面积种上西瓜。
作出这一决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先经过了审慎的调研思考,找准了流水镇的先天优势。“流水镇所产西瓜个头大、口感好、水分足、含糖量高。”副镇长刘新红介绍,流水镇地处中纬度地带的汉江中游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沛,起伏高燥的丘陵岗地中约有7成耕地为黄土地,不适宜种植水稻等作物,而对于忌湿怕涝的西瓜,却有着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从此,流水镇干部们常念“西瓜经”,六任党委政府班子一抓到底,逢会必谈西瓜,下乡必问西瓜,为文必写西瓜。
面积上来了,扩大市场销路摆上日程。1995年以前,每逢西瓜季节,王朝富就带着村干部去周边几个县城,四处散发广告信息。
1995年以后,流水镇政府开始在报纸、电视上集中作西瓜广告。每年十月秋收之后,流水镇村干部全员上阵,全面撒网,带着名片出去跑市场。
“长江以南的地级市,我全部去跑过。”王朝富说。
有着30多年工龄的镇干部李传清说,上世纪90年代西瓜上市的季节,为推销西瓜,干部们每年都要跑到国道旁搭帐篷,建接待站,日夜守候,一有大货车路过就挥手,真诚邀请瓜商来流水镇拖西瓜。妇女干部何家玉回忆,当年男干部在国道边上拦车,女干部就在后方做好后勤接送,给瓜商免费提供吃、住的地方,联系瓜源,跟着瓜商下田看瓜。流水镇提供多项免费服务瓜商的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50多岁的西瓜经纪人冯正安,正是当年镇干部带着跑市场的受益者之一,见证了“湖北流水西瓜”市场从起步到发展。冯正安说,市场打开后,瓜商、瓜农都得了实惠,目前他家里就住了十多位外地瓜商正在收瓜,每个瓜季至少要发100车,每车平均25吨以上。
“种瓜是我们共同的甜蜜事业。”黄冲村五组瓜农李青山和妻子周海燕说,他们结婚分家出来时只有一间瓦房,通过种瓜不停奋斗,现在盖起了大楼房,空调、电脑、小轿车,一应俱全,不比城里生活差。
如今,流水镇被称为“湖北西瓜第一镇”,西瓜种植面积约10万亩,去年产量近4亿斤,其中“黑美人”类型的西瓜更是占绝对优势,占80%以上的面积和产量。每到西瓜季节,400多名的本地西瓜经纪人,近千名外地瓜商,将“流水西瓜”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年产值达2.3亿元。
据宜城市政府副市长何晓波介绍,近年来,该市加大西瓜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强化西瓜生产科技支撑,加速西瓜实用技术推广,努力提高西瓜单产、品质和效益。流水镇被湖北省西甜瓜协会授予“湖北省西瓜第一镇”,“流水”牌西瓜商标连续两次被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据统计,2013年宜城市西瓜收获面积15万亩,总产39.82万吨,总产值5.24亿元。今年6月初,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授予宜城“流水”牌西瓜“湖北省优质农产品”称号进行了专家论证,一致同意推荐宜城“流水”牌西瓜为“湖北省优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