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颍上县的农田里生机涌动。作为黄淮海地区产粮大县,颍上县依托种子龙头企业,构建起“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持续强化良种技术攻关与推广,深挖粮食稳产增产潜力,为丰收筑牢根基。
走进位于颍上县的安徽胜涛育繁推一体化小麦种植基地,集中连片的小麦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确保良种生产顺利,基地负责人邀请农业专家对在田小麦的叶色、抗冻级别、分蘖数、根系粗壮等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施策。
颍上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胡冠麟说:“根据不同苗情分类施策,弱苗转壮,旺苗化控,精准指导种子繁育基地小麦苗情,为后期产量打下坚实基础。”
安徽胜涛育繁推一体化小麦种植基地由安徽胜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通过与省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联合创新育种,基地繁育的小麦原种都是专家组结合本地气候条件,综合分析各个品种的适应性、生产力等特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等诸多优点。
安徽胜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翠平说:“公司的繁育品种有商麦167,泛农11、安农大1216、锦绣21,2025年种植小麦2万多亩,能提供优质小麦品种2000多万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日前,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颍上的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合繁育小麦品种。我们公司与安农大深入合作,成功培育了颍麦1号,2025年已经进入国家第二轮示范种植,预计2026年可以向全国市场推广。”徐翠平说。
近年来,颍上县积极发挥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的优势,以擦亮“颍淮粮仓”金字招牌为抓手,在产业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大力推动小麦全产业链建设和农业片区高质量发展。目前,颍上县小麦播种面积常年在150万亩左右,其中作为种子粮繁基地达到10万亩,年产合格小麦种子5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