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在张北县郝家营乡现代农业设施园区的温室大棚内,一排排育苗盘整齐摆放,一株株菜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
郝家营乡现代农业设施园区规划总面积1万亩,一期占地4167.4亩,共建设数字化蔬果大棚1249座153.18万平方米。
该园区建有工厂化育苗生产区、小型西瓜绿色生产区、叶菜绿色生产区、果菜绿色生产区,主要种植麒麟西瓜和茼蒿、冰菜等错季蔬菜,创建了“瓜坝坝”高寒西瓜品牌。该园区依托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环境监测技术,实现精准化资源调配,配套建设3座总容量8000立方米蓄水池,建起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实现节水节肥。
近年来,张家口市立足区位、气候、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向精品农业要效益,向品牌农业要市场,在供给侧发力,需求侧做文章,着力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强市。
在康保张纪现代农业园区的节能智慧型日光温室大棚内,西红柿长势喜人。“我们建设的双层全钢架节能智慧型日光温室,适合在高寒地区四季生产。”康保张纪现代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光温室双层结构不惧风雨雪天气影响,气温-30℃时,温室内每天7时温度可达10℃以上,作物可以正常生长。夏天可在外层棚内覆盖遮阳网,并通过热交换系统降低棚温。
该市大力实施百万亩设施农业(种植)工程,从2023年起每年新增种植10万亩。目前,全市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已达30万亩。
张家口市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差异发展、有序扩量、集中建设、提质增效”思路,着力打造“一环三区四带”设施农业发展新格局。一环即环城区高端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区;三区即坝上、沿坝、坝下设施农业不同类型功能区;四带即怀来—涿鹿—宣化葡萄设施农业产业带、崇礼—尚义—赤城彩椒设施农业产业带、沽源—赤城架豆设施农业产业带、赤城—沽源—张北—尚义—康保麒麟瓜设施农业产业带。
该市通过升级改造老旧设施、示范推广新型设备、适度扩大规模,因地制宜探索塑料大棚、中小拱棚和新型日光温室等建设模式。一方面,利用夏季凉爽和光照优势,重点建设双膜加薄棉被的春秋棚,实现生产“春提早、秋延后”;另一方面,针对冬季寒冷和光照充足的特点,大力推广保温性能好、造价低、效益高的双层中空智能温室等新型越冬设施,实现了高寒地区发展设施蔬菜的新突破。
围绕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资金、土地、技术等问题,该市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涵盖财政补贴、用地保障、技术推广、生态保护、金融支持、产业融合等方面,全力助推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近3年来,张家口市设施农业累计投入资金共计52.5亿元,实施设施蔬菜“千人指导,万人培训”农技提升培训行动,先后创建8个科技驿站,引进专家300多名,聘请专业技术管理人才380余人,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该市坚持“外引内培”,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培育了张北祥优农业、赤城弘基、蔚县泰农生态等117家设施种植业企业,察北旗帜乳业、塞北现代牧业、尚义芳草地等60多家设施畜牧业企业。
着力打造园区基地,该市重点打造了张北三义美、崇礼富崇裕农、沽源三源农业等一批规模化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建成了宣化精科、崇礼万家乐、涿鹿恒丰广源等现代化蔬菜生产供应基地。2024年,张家口环京周边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总数达到23家,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张家口市着力创建特色农业品牌,全面推动以“大好河山·张家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重点的“三位一体”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全市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2个。赤城架豆、崇礼彩椒、宣化牛奶葡萄入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张北口蘑、赤城架豆、沽源藜麦等18个农产品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