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决市场矛盾,合作社应运而生。

合作社所在地松滋市八宝镇胜利村地处松滋中部,生产基地系长江平原地貌,沙质土壤,土壤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西瓜种植。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市场等诸多原因,棉花生产步入低谷,单纯的粮棉种植模式致使病虫害加剧,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降低,农民经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开始出现部分农户弃田抛荒、拖欠税费等现象。90年代初期,该村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尝试了辣椒、青豆、玉米、蔬菜和西瓜等多种生产,经反复试种和市场调查,最后确定发展优质西瓜种植。由于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生产,到2000年,全村西瓜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亩,是一个初具规模的西瓜生产专业村。

近几年来,随着各种优质水果大量上市,该村传统的西瓜生产种植和市场营销方式逐步落后,具体表现为:一是品种不够统一,定向不准。市场逐步淘汰的品种占较大比重,已经种植的优质品种又不成规模。二是西瓜种植专业化技术水平不高,没有实施西瓜标准化生产,西瓜品质差。市场上肥料、农药的无序流入,一些种植户滥用农药、化肥,造成西瓜品质低劣。2003年,6组农户周远仁,当年种5亩西瓜,由于施肥不当,技术不过关,生产出的西瓜个头小,商贩不愿收,最后只好自己请人拖到湖南长沙以0.08元/斤的价格贱卖,连生产成本都未收回;三是西瓜销售被动,增产不增收。农户自身分散销售,缺乏统一组织,没有完整畅通的销售渠道。更有少数农户强买强卖,和外地个别商贩压级压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为西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

分析形势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一是受主要消费城市市场影响。如广州批发市场14日无籽西瓜价格不超过0.7元/斤。二是受自然条件影响。周边省市,特别是往年西瓜主销区,如四川、成都、贵州、广州等地遭遇连续雨天,既有气温下降也有交通阻塞等情况发生,导致消费群体锐减,直接影响了市场价格。三是受种植面积影响。今年周边地区如宁乡、石首等地已开始发展无籽西瓜,并且上市时间与我们接近,无籽西瓜种植面积的增加也是影响销售价格的因素之一。
面对当前严峻形势,该镇因势利导、多措并举降风险。一是引导瓜农就地内销。在西瓜价格出现下跌趋势时,该镇迅速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分析当前市场形势,积极宣传并引导瓜农销售。同时,实行内销与外销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窜乡兜售、路边零售、到集镇摆摊销售等形式进行销售。二是整合专合组织搭桥外销。通过“滋宝”“南琼”等专合组织6家引进外地客商,实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及时外销。三是激励镇内经济能人进行营销。激励经济能人进入流通市场,组织西瓜直接调往广州、贵阳、重庆等消费城市,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风险。四是开通网络平台推销。利用商务信息平台和政府网站发布货源信息,吸引更多客商来八宝调运西瓜。五是优化销售环境促销。镇政府组建了西瓜销售工作专班,负责交通秩序、治安环境、销售渠道等事宜,积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